品牌 | 型号 |
ADI |
ADUM1201ARZ |
ADI |
ADAR1000ACCZN |
ADI |
ADM2687EBRIZ |
ADI |
ADM2587EBRWZ |
TI |
TMS320C6678ACYPA |
TI |
SN74AVC4T245RGYR |
TI |
TMS320C6657CZHA |
TI |
TMS320C6416TBGLZA8 |
TI |
TPS53515RVER |
TI |
TRS3253EIRSMR |
XILINX |
XC7K325T-2FFG900I |
XILINX |
XCF32PVOG48C |
XILINX |
XC7K325T-2FFG676I |
XILINX |
XCF08PVOG48C |
XILINX |
XC2C384-10TQG144I |
NXP |
FS32K118LAT0MLFR |
NXP |
MKE02Z64VLH4R |
NXP |
MCIMX6D5EYM10AD |
MICROCHIP |
ATMEGA128A-AU |
MICROCHIP |
ATMEGA128-16AU |
MICRON |
MT40A256M16GE-083E:B |
INFINEON |
BTS50085-1TMA |
INFINEON |
BTS50055-1TMA |
ON |
KST2222AMTF |
德州仪器(TI)
系列 | 货期 | 货期趋势 |
PMIC (UCCx、TPSx、LMRx、TLx) |
6-8 WEEKS |
大幅缩短 |
DSP (TMS320x) |
6-30 WEEKS |
整体大幅缩短 |
数据转换器 (DACx、ADCx、ADSx) |
6-12 WEEKS |
稳定 |
MCU和处理器 (MSP430x、SMx) |
6-16 WEEKS |
大部分型号6周 |
逻辑IC (SN74XX、SN54XX、CD4x、74Ax) |
6-12 WEEKS |
稳定 |
亚德诺(ADI)
系列 | 货期 | 货期趋势 |
接口隔离IC(ADMx、ADUMx、ADGx) |
13-15 WEEKS |
基本回归正常 |
放大器IC (ADA4x、ADLx、AD8x) |
12-31 WEEKS |
平均缩短3-5周 |
线性产品 (ADRx、LT10x、16x、66x、67x) |
15-28 WEEKS |
有变长迹象 |
MAXIM产品 |
10-36 WEEKS |
部分交期变长 |
赛灵思(XILINX)
系列 | 货期 | 货期趋势 |
FPGA 16nm AU\KU\VU(XCAU7P、KU5P、VU3P) |
12-35 WEEKS |
恢复正常 |
FPGA 20nm KU\VU (XCKU035、065) |
12-48 WEEKS |
大部分未缓解 |
FPGA 28nm 7系列 (XC7S\7A\7K\7V) |
12-30 WEEKS |
恢复正常 |
FPGA 45nm 6S系列 (XC6S) |
17-50 WEEKS |
部分已缓解 |
SoC(XC7Z\ZU) |
20-48 WEEKS |
基本恢复正常 |
意法半导体(ST)
ST品牌,传统MCU计算能力上已经面临瓶颈,具备更高计算能力和集成性的MPU成为工业4.0更好的选择。相较于上一代STM32MP1系列MPU,STM32MP25x MPU提供高性价比的计算性能和增强的连接功能,该器件支持TSN(时间敏感网络)适用于工业和工厂自动化、智能家居、智慧城市和基础设施等广泛的高度互连应用。此类原厂目前处于allocated阶段,交期还不稳定。
系列 | 货期 | 货期趋势 |
32位MCU (STM32F0、F1、L) |
10-12 WEEKS |
交期缩短 |
32位MCU (STM32F2、F4、F7、H7) |
12-18 WEEKS |
交期缩短 |
分立器件 (STP、STW) |
12-26 WEEKS |
相对缩短 |
模拟器件 (VND、VNS、VNH) |
20-26 WEEKS |
还未缓解 |
线性产品 (LDO、LDC、ST)
|
8-16 WEEKS |
交期缩短 |
恩智浦(NXP)
NXP品牌,最新财报,第二财季营收31.3亿美元,符合分析师预期。其中,车用芯片营收年减7%至17.28亿美元,工业与物联网芯片营收年增7%至6.16亿美元,行动芯片营收年增21%至3.45亿美元,通信基础设施与其他产品营收年减23%至4.38亿美元。NXP预计第三财季营收31.5亿-33.5亿美元,第三财季调整后毛利润率为58%-59%。从数据上看2024年第二财季与2023年第二财季33亿美元同期对比下降5%,根据当前主力汽车产业客户需求疲软而延后下单的情况普遍,NXP目前重心偏向于汽车和工业控制与通信行业,部分汽车通用芯片有较大消化压力。
系列 | 货期 | 货期趋势 |
传统16位MCU (S912x)
|
13-25 WEEKS |
进一步缩短 |
传统32位MCU (MK64x、MK70x)
|
13-54 WEEKS |
交期不稳定 |
通用类MCU (LPC17x)
|
13-50 WEEKS |
进一步缩短 |
汽车MCU (MP5x、FS32x、MCFx)
|
36-54 WEEKS |
无明显变化 |
接口IC类(TJAx)
|
12-16 WEEKS |
基本正常 |
微芯(MICROCHIP)
MICROCHIP品牌,对于第二季度的营收预测低于市场预期、源自于汽车芯片市场目前仍处于库存调整阶段、客户拉货能力较差、此前误判用量而囤积的过量库存仍然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去消化,目前库存水平已经相对触底、预计第三季度营收可能恢复正增长。目前比较火爆的汽车,AI,新能源等领域的芯片市场可能是其产能的主要阵地。
系列 | 货期 | 货期趋势 |
8位MCU(PIC16x、AT89x、ATMEGA25x)
|
6-12 WEEKS |
基本正常 |
16位MCU(PIC24x、DSPIC3x)
|
6-12 WEEKS |
少量缩短 |
32位MCU(ATSAMA5x、PIC32x)
|
4-18 WEEKS |
少量长交期 |
以太网交换机IC (KSZ9x、LAN8x)
|
4-24 WEEKS |
交期缩短 |
接口IC类 (MCP2x)
|
4-24 WEEKS |
交期缩短 |
EEPROM (AT24x、24LCx)
|
4-24 WEEKS |
交期缩短 |
存储器件
存储器件,AI所用HBM内存挤占产能,通用类DRAM缺货预期升高。AI服务器用量扩增,同步带动NAND闪存需求,三星华城17号产线已开始量产并向英伟达供应HBM3内存。同时,MICRON已经为英伟达供应HBM3e。至此,高端HBM内存的供应由SKHYNIX一家独大,变为SAMSUNG、SKHYNIX和MICRON的“三分天下”;车载存储芯片也逐渐进入智能电动汽车的智能座舱、ADAS等方案,如汽车摄像头、毫米波雷达、激光雷达到ADAS、屏幕显示,以及WiFi、蓝牙、UWB的上车,所有这些应用都需要搭配一颗NOR FLASH,每辆车的NOR FLASH从十几到几十颗不等。Q4的库存补充将支撑价格上涨,预见于2025年,由于HBM和SSD市场份额增加, 这可能导致DRAM以及NAND供应短缺, 而终端客户的采购策略将变得更为积极,进一步补货。
被动器件
被动器件,日系电感大厂MURATA、TDK、TAIYO等正酝酿调涨报价,提高多层电感器和磁珠等产品的价格;最高可涨20%,预计会从大尺寸产品开始,涨幅预计在10%至20%之间。台系电感大厂国巨YAEGO集团旗下的奇力新(CHILISIN)、华新科技集团旗下的佳邦(INPAQ)、台庆科技(Tai Tech)的相关产品线也有可能会涨价。
热点词汇:需求平稳、库存缓慢减少、复苏波折
本月6S系列冲在降价前列,7系列常用物料价格相对温和浮动;主要还是需求主导。现货市场价格倒挂甩货使得原厂、代理端高库存水位较为被动。
本月开始MICROCHIP的倒挂型号逐步增多,尤其是一些低端的MCU产品,未来MICROCHIP的市场价格还会面临一段时间的降价。代理商目前价格还是比较坚挺,接下来要看与代理商之间如何配合,如果还是保持坚挺的价格,可能市场库存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成交的主流方向。
热门产品32位F4系列的型号都相对于第一季度热度稍降,市场库存量整个第二季度变动不大;工业、消费类需求持续平淡,价格压力较大。MCU通用类物料需求总体态势呈现为去库存化,而另外的分立器件或线性产品反而因为存量相对较少价格有所上浮,与真实需求增长呈正相关。
DRAM:消费类DRAM仍然供过于求,现货市场的价格趋势持续背离合约市场,未见转机迹象,除了模组厂库存过剩外,消费电子市场也维持疲弱,未见旺季效应。原厂开工率不高,回暖不及NAND。
NAND Flash:虽然现货供应商愿意在价格上作出让步,但由于市场成交疲软、渠道库存充足,需求难以回暖,导致现货与合约价持续分化,但对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芯片的需求已经触底,但数据中心应用的订单正在增长。
热点词汇:去库存,降本,现货需求少
▌新能源汽车领域:欧美市场需求疲软加上芯片处于库存高位、增长放缓。电动汽车EV的革新推高了对电池管理系统(BMS)、动力总成控制系统和ADAS等产品的需求,主要是功率器件和电源管理芯片,未来自动驾驶需要大量的算力芯片、视觉芯片、雷达、存储以及控制相关的芯片。
▌人工智能领域:在机器人市场,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推动机器人在感知、理解和交互等方面的全面升级,深度学习、神经网络、自然语言处理、计算机视觉等成为打造先进机器人的关键技术,则是对于处理器、电机、更高精度的功率器件有更高要求。
▌工业控制与通信领域:工业自动化与控制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期,国家政策支持制造业转型和升级,工业以太网正在加快替代速度,工业无线网增长速度下滑,但5G工厂布局加快。
▌消费领域:智能手机+PC进入周期更新阶段,有回暖迹象,前景乐观,如果需要AI PC拉动市场需求,可能需要创新的AI应用助推。
▌医疗领域: 一直在不断创新和发展,为医疗保健IT基础设施、可穿戴健康传感器、医疗成像设备等医疗电子产品创造了稳定的需求。
▌航空航天领域:市场规模将保持高成长性,在技术和创新方面更加大了投资,以提高运营效率并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。
随着AI及相关应用加速落地、新能源库存去化改善、电动汽车渗透率上升、工业应用走出低谷、消费电子持续复苏等驱动下,全球半导体行业已在回归上升周期路上,虽然当前市场依旧表现仍具有较为明显的波动以及不确定性,但景气度回升态势明确。
来源:联创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