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   行业资讯    多家机构角逐香港稳定币牌照,业内提醒理性看待稳定币作用

多家机构角逐香港稳定币牌照,业内提醒理性看待稳定币作用

  2025-07-08   8

近日,香港稳定币市场热度持续升温,众多机构纷纷瞄准即将开放申请的稳定币牌照。据央视新闻 7 月 7 日报道,香港《稳定币条例》将于 8 月生效。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,金管局目前就落实条例指引咨询市场,指引将于 7 月内公布,而批出的稳定币牌照数目会是个位数,目标是今年内发出牌照。


尽管牌照数量有限,但市场热情高涨。除了此前已官宣的京东集团旗下的京东币链科技、圆币创新科技、渣打银行(香港)等首批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参与者外,据了解,目前有 40 多家企业准备提交申请,还有数十家处于咨询阶段,这些企业多为大型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。蚂蚁集团旗下的蚂蚁数科和蚂蚁国际也已启动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。


对于稳定币的作用和影响,业内专家有着理性的看法。有专家指出,稳定币虽在跨境支付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,但所谓 “重构国际货币体系” 的说法实属夸大。从跨境支付成本来看,稳定币并非如一些人认为的那样成本极低,实际跨境支付成本或达 1%。


稳定币本质上是一种旨在保持价格稳定的加密货币,通常与特定资产挂钩。凭借即时结算、低成本转账等技术特性,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。然而,其优势的发挥也存在诸多限制。例如,稳定币即使有着底层技术架构带来的清算机制等方面的革新,但在极端市场情况下可能会短暂脱锚,并且用户需通过交易所兑换稳定币,这会带来法币兑换摩擦等问题。


而传统跨境支付方式虽存在 “时效差、收费贵” 等问题,但已经成熟完备,天然嵌入现有监管框架、法币价值稳定等都是其现存的优势。所以,稳定币更多的是法币功能的延伸,难以从根本上颠覆现有货币体系。


在香港即将开启稳定币牌照申请的关键时期,众多机构积极备战,显示出对稳定币市场前景的看好。但与此同时,业内的理性声音也为市场参与者和关注者敲响了警钟,提醒各方应客观、全面地看待稳定币的发展,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夸大其影响,以促进稳定币市场的健康、有序发展。


后续,随着香港金管局稳定币条例指引的公布以及牌照申请工作的推进,市场将密切关注哪些机构能够最终获得稀缺的稳定币牌照,以及这些持牌机构将如何在合规的框架内推动稳定币业务的发展,为香港的金融市场带来新的变化。